第一次注意到Apple Computer,是在國中二年級時(2000年左右),原因是當時我想升級我的桌電。
那是我們家的第一部電腦,是Intel Pentiums系列。在我國小四年級的時候買的,做為我考試好的獎勵及工作美工用途,不過幾乎都是我在用。
1997年到2000年,3年多的時間已經讓這部電腦開始不敷使用了,但我不敢跟父母說我想升級電腦,畢竟當時花了四萬多元買的,不敢再要求什麼。
那時候家裡也剛裝ADSL,於是就常掛在網路上看文章,也開始看電腦書,自已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硬體概念。同時也開啟了對Apple Computer的喜愛...
當時看上的時iMac G4檯燈機,覺得外型好漂亮,後來OS 9也改版到OS X,那些iCons更是讓我一見傾心。
但價格始終是一般人對Apple望之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,對一個國中生而言,那些只能做為留待長大的夢想罷了。
2007年初,我跟媽媽提起想買一部筆電的請求,在開學前幾天我們便到台中的NOVA去逛了逛。
雖然事前我已經去Apple經銷店去打探、試用了幾回,但還是不敢直接走到Apple店面前,於是我們先看了ASUS...
事實上,當ASUS的推銷員跟我說明一堆我都知道的簡介時,我完全無心聽進去,更不用說那還是台AMD X2 CPU搭Vista的主機(當時Intel的Core 2 Duo也已開賣)
離開ASUS店面後,我緊張的提議想去看看Apple的主機,進到店裡和店員哈啦了好一陣子,在一陣協商之後,我不敢相信的買了生平的第一部Apple Computer ─ MacBook而且還是由我劃下開箱的第一刀。
我還記得,當我抱著小MB回到車上時,身體還微微的顫抖著...
在使用MacBook約七個月之後,我把它賤賣了。原因無他,人性的貪婪,我想要MacBook Pro。
經過一番私人資產出清變賣,我只能說在這之前我都不會作生意,急著換現金的我應該虧了快一萬吧!
好不容易快湊齊了足購的金額,為了大敏的生日禮物,我花了13000買了Canon的 IXUS 860 IS給她,我知道,我買不起MBP了。
不過我不後悔,想想我從來也沒有送過大敏什麼,我知道她喜歡東拍西拍,可是只有130萬畫素的手機相機,860 IS也算是一個適合又實用的禮物了。
雖然原先她只想買5000元的Samsung相機,不過其實我不太喜歡那台,親手試用了一下860 IS之後,心裡就暗定就是它了。
因為MB的關係,在買某些東西時我願可傷一點,一次到位,不要買個自已不是很滿意的東西,之後又想脫手或後悔。
後來想想,這個決定是對的,只差我太急了,應該和大敏去看過機後,再偷偷去買的,少了一份驚奇,唯一的小敗筆...
但犧牲了這麼多,我不想打退堂鼓重回MacBook,雖然預算很緊,還是在各大論壇及PTT上廣徵MBP,經過一番波折,苦等更新的脫手降價潮,總算入手一部PTT板友的MBP...
過程很辛苦,特別是心裡的折磨,搞得我自已都覺得快得強迫症,甚至有腦神經弱的跡象了,像現在還睡不著的在寫著日記。
最後我負債了,但我願意自已努力去償還,也許會很辛苦,但至少我完成了,一個夢想。